图片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

关于ub8优游登录 / About us

最新资讯 / News

动力转型亟待规划新一代智能电网

发布时间:2022-12-22 07:10:18    作者:    来源:

  清洁低碳是动力转型的首要特征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国家将严格操控煤电,全面推动清洁代替和电能代替,未来,电力所占的商场份额将会越来越大。

  到2050年,我国动力行业将到达“两个50%”方针:电能在终端动力消费中的比重超越50%;非化石动力占一次动力的比重超越50%,这也对电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  电网主要由联结成网的送电线路、变电站、配电所和配电线路组成。一般把由输电、变电、配电及相应的辅佐体系组成的联络发电与用电的一致全体称为电网。

 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、城镇化和动力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,电力需求长期保持较快增加。从2006年到2016年,全社会用电量已翻了一番,估计到2030年还将再翻一番,到达11万亿千瓦时,到时我国的人均用电量也仅为经合组织国家2006年的平均水平。

  当时,我国动力资源供需散布极不均衡。80%以上的可用动力资源包含清洁动力散布在西部、北部,70%以上的电力消费会集在东部、中部,供需相距800~3000公里,加之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“硬束缚”,迫切需求开展大容量、远距离、高功率的特高压输电技能。

  特高压沟通输电是指1000千伏及以上电压的沟通输电技能,既可用于大容量远距离输电,也可用于构建电网主干网架。特高压直流输电是指800KV及以上电压的直流输电技能,可用于大容量远距离点对点输电,依托刚强沟通电网完结电能转化。

  以金沙江下流4000万千瓦水电送华东为例,选用沟通输电计划在技能上和经济上均不可行,选用惯例500KV、300万千瓦直流输电计划占地大、损耗高、极不经济,建造13回自西向东横跨2000公里的线路实践不可行,因而有必要开展特高压直流输电技能。

  当时,用电负荷尖峰化特色日益杰出。估计“十四五”期间,全国电力负荷峰谷差率将逐年进步,“电力缺口大,电量缺口小”特色杰出。若按最大负荷组织网架将形成产能过剩、出资糟蹋等问题。

  其次,电网运转操控特征日益杂乱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华东、华中电网都将成为典型的多直流馈入电网,受端区域电网受入直流落点密布,交直流耦合日趋严密;另一方面,新动力装机占比进步,其调峰、调频、调压特性与惯例机组存在距离。电网开展需有针对性地加强沟通体系承载才能,进步体系调理操控才能。

  别的,电网还面对实时平衡问题。新动力发电具有随机性、动摇性和间歇性,新动力高份额接入电力体系后,增加了体系调理的担负,惯例电源不只要跟从负荷改变,还要平衡新动力的出力动摇。

  跟着配电侧动力供应日趋多元化,以散布式光伏、微型燃气轮机为代表的散布式发电技能,以蓄电池、超级电容为代表的储能技能,以冷热电联产、余热发电为代表的归纳动力技能与配电网高度交融,这就要求完结多种动力归纳功率的进步,进步配电网承载才能。

  配电侧用电负荷杂乱化、互动化,包含以电动汽车充电桩、换电站为代表的互动式负荷,以智能楼宇、智能家居为代表的柔性负荷,都需求电网完结可观、可测、可控,满意多元化负荷灵敏接入,实时监测和柔性操控。

  配电网的优质服务水平也亟待进步。跟着动力买卖的商场化水平进步,以电力商场为中心的动力商场逐渐铺开,供应侧与消费侧商场主体广泛参加、充沛竞赛,分时电价、峰谷电价、多方互动、归纳动力买卖等商场机制不断丰富,对配电网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因而,也需求进行电力体制改革,铺开增量配电商场。

  国家提出的“两个50%”方针,意味着一半以上的动力出产和消费都将依托电力体系来完结,未来电网开展需求不断进步动力资源装备才能,具有强壮的灵敏调理才能,打造各电压等级协调开展的刚强智能电网。

  首要,新一代电网广泛互联,需求建立资源大范围优化装备渠道。现在,我国动力开发与消费的基本情况是,70%水能资源在西南;80%陆地风能会集在“三北”;60%太阳能会集在西部和北部;70%以上的动力需求在东中部。经过广泛互联的新一代电网,能够完结全网发供用多能互补、时空互济、友爱容纳。

  其次,新一代电网应以才智化、互动化为特征,与电力商场严密交融。经过大数据技能剖析处理电力体系海量在线数据;经过云计算技能快速精确实时仿真,在线决议计划;经过物联网技能进步发、输、配、用和电力商场全环节智能感知才能和实时监测水平;经过移动互联网技能加强信息通讯支撑才能。

  新一代电网还将活跃选用立异技能,如抽水蓄能、虚拟同步机、柔性直流输电、柔流输电等,进步新动力运转的灵敏性和适应性。别的,新一代电网具有高度稳定性和可靠性,电网安全可控、能控。

  总归,完结动力转型,中心是新动力大规模开发利用,根本途径是动力出产消费再电气化,根底则是具有“广泛互联、智能互动、灵敏柔性、安全可控”特征的新一代电网。

  (作者系国家电网公司原副总工程师,本报记者李惠钰依据其在“首届中国电力新基建及动力互联网论坛”上的陈述收拾)


ub8优游登录

上一篇:讯】中粮粮谷潍坊新建90万吨年小麦加工项目10KV变配电体系设备

下一篇:输变电设备:共享配电网和电网智能化盛宴(2)